
以前小时候看过《西游记》,觉得热闹好看!觉得作者厉害,妖魔鬼怪,活灵活现,热闹有趣,看的津津有味!

高中时,学习繁忙,无暇看书,所以在上大学时,又读《西游记》,觉得就是当时社会的写照!觉得作者很厉害,可以通过这本魔幻小说,把现实社会展现的淋漓尽致!

进入社会,没有时间去读书了,但是现在社会阅读不再单单通过书籍,各种渠道都可以看到,包括有好多企业的管理学习,所以细细想过《西游记》,的确就是一部团队管理的佳作,把团队中的各种人的性格,行动,概括的非常全面!包括团队领导者的种种,像极了唐僧!好多次引起大家的共鸣!
去年疫情影响,工作一直不忙,然后对自己的出路也很迷茫,家庭琐事较多,人情世故也多,好多时候比较压抑,在闲暇无事时,再看了一下《西游记》,这次反而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其实细看《西游记》后,好好想一想孙悟空取经前后的变化,再想想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其实也就能明白作者吴承恩把《西游记》中这个主角孙悟空的取经当做一个人一生的经历写了出来!
首先的确从明面上看,孙悟空在取经前后,实力简直判若两人!但仔细想来,其实取经修行就如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是实力,本领不行了,而是不同阶段的处事方式不一祥了!
孙悟空在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就普通刚出生孩子,需要学习各种技能,吃饭,走路,都是本领,除了自身的本领外,在七岁之后还需要学习各种生活技能!进入学堂,然后也需要高人指点,向老师(师傅)学习更为高深的本领,那会刚刚成年!
作为一个成年的孙悟空,像极了刚出社会的你,觉得学到了一身本领,终于可以在社会上施展拳脚,所以每天斗志满满,天王老子也不怕,给自己起名“齐天大圣”。精力无限,本领超群,终于闯祸了!大闹天宫,被社会好好的上了一课!
然后被压在了五指山下,像不像被社会教育的你,有可能犯了错误或则违法后,被处罚或则改造的你!所以有句古语“知错能改,善末大焉”!浪子回头金不换!经过这段时间经历的改造,你终于悟开了!
然后遇到了贵人,指明了道路,改了名字“孙悟空”!一路带着你修行,成长,最后成功!那既然悟开了,所以在取经的道路上就会有和以前判若两人的实力!
刚开始,你在取经(成功)的路上还有想不通的地方,譬如三打白骨精等等,也赌气离开这个光明大道,甚至一度怀疑贵人(伯乐)的说法是否正确!所以你也想过离开他(唐僧),重新回到你的狐朋狗友身边,做你的山大王,然后有了激烈的的思想斗争(真假美猴王),最终经过一段善辩真伪的高人指点,你确定想通了!
那在取经的过程中,为什么同样的妖怪,以前拿个金箍棒就打,后面即使你实力远超,也是整合资源,利用关系,处理的从容不迫!关系也有了,事情也办了,老板高兴,对手佩服,终于成长了!就好比人到中年的你,就不能单靠单打独拼了,需要整合利用资源,好多人说,35岁之前的你,需要的不是挣多少钱,是认识多少人,多经历一些,为35岁之后积累资源,是不是像极了孙悟空在取经之前!35岁之后,就不能像毛头小子一样,横冲直闯了,整合资源,利用资源,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取经过程的孙悟空才会有截然不同于前期的毛猴子的表现!
最后终于在高人(伯乐)的带领下,在团队的协作下,在各种关系资源的帮助下,修成正果,取得成功!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确厉害,作为四大名著,名副其实,这本书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一个团队的成长过程,所以有人说《西游记》的四人团队就是无敌团队!好多的现代企业管理都在学习西游记的团队管理!
我们其实除了学习《西游记》的团队管理,更重要的学习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各种经历,真的可以触类旁通,答疑解惑,吸取精华,达到自己的目标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