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抒情散文 正文

(抒情散文)梦回江南

jellybean 2024-04-17 15:05:19 抒情散文 307 ℃ 0 评论

梦回江南

作者:赵雁明


偶然的机会,我在江南工作了六年多,江南的秀美河山,江南如诗如画的山水,江南遍布的锦簇绿茵,江南居室的粉墙黛瓦,还有密布的小桥流水,以及无处不在的渔歌互答,无时无刻都牵动我的思绪,一次次把我的思绪,牵到前往江南的路上。


(抒情散文)梦回江南

眼前经常浮现江南的画面,周庄的双桥,练塘的古街,同里的前店后坊,朱家角的古宅,宜兴的善卷洞,常熟的春来茶馆和天目溪湍急的清流。


我常想:江南为什么富裕?是江南人的勤劳感动了上苍?还是上苍孕育了博思勤劳的江南人?江南的沃土,为什么生机无限?江南究竟有什么魔力?引得我那样喜欢?是花香?是春景?是夏雨?是秋美?江南好,究竟好哪里?我想仔细琢磨,我爱江南的理由。


初去苏州,走马观花看了寒山寺、枫桥、和万里梅花香雪海。如果说苏州的拙政园、沈万山家园、寒山寺、雕花楼,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当年伍子胥筑阂门,可不是设想天下通衢。美女西施去浣纱,也没有关注天下的分分合合。江南那地方,皇帝不多,猛将不多,除了商贾,便是秀才,难道江南的富裕,与这两个因素有关?


再去苏州,参观沈万山故居,参观一座座状元府第,雕梁画柱辉映的,都是昨日辉煌。百无聊赖中,信步走进一户户农家小院,那里的勤劳,与北方的辛苦,并没有两样,同样的流汗,同样的奋斗,为什么会有两样的结局?强烈的好奇心,让我决定在苏州多住几日。沿着白居易开辟的山塘河,从阖门走到虎丘山,遇到忠厚的老者或者文化人,我都主动聊几句,要是遇到儒商的雅店,也会停下来,和他们谈谈唐伯虎,谈谈那里的典故。江南商人告诉我,经商有秘诀,自古没有变,居货山积,货卖堆山,行云流水,列肆招牌。我却不明白,曾经最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里,怎少了天真烂漫的少女,也没有毛头小伙子做买卖?江南的古街里,基本没有年轻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新场,在练塘,在周庄,在朱家角,几乎都如此。在一个做团扇油伞的作坊,我向满脸慈祥的店主大伯提出了疑惑,大伯跟我说,江南水乡重新开埠前,居民大都已经搬进了楼房,只有身体硬朗的老人,还固守着老屋。


古街古巷开埠时,就明确了文化底蕴做传承。一边是传统,一边是潮流,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会成功。江南人经商,讲究文化与传承和,文化为核心,传统是骨架,文化与传统,是他们做事的基础。大伯还说,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太无情,没有文化底蕴做支撑,即便成功也难持久。江南的成功之道,就是善于积攒跬步,善于做共赢,善于一起分享成功,纵观江南的富裕路,很少有吃独食的。


就在我们谈笑间,一位衣着整洁的青年人,走了进店铺,他轻轻唤了老人一声:“爷叔”。老人高兴拉起他的手,侬有啥事体?青年人说:爷叔,阿拉在西安盘一个商场,还需点资金,阿拉父亲答应帮六十万,不足的,想请爷叔相帮,月利六厘,这是我写的借据。老人仔细看过青年人文书,一口答应了,让年轻人到家去取钱。青年人走后,我调侃老人:你不怕遇到骗子?他说,这是我的亲侄,小毛头生意越做越大,很孝顺的。


亲侄子向伯父借钱,也要付利息还要写文书?给是给的,借是借,他结婚的房子是我送的,在盘门里,花了五十多万呢。我谔然,江南人的亲情观念,与北方的差异太大了,五十多万的房子可以给,经商的借款,必须写借据,让他时刻明白,肩上的责任有多大。江南培养孩子的自立,胜于北方对孩子的呵护,竞争与互助相辅,亲情与利益相通,这是江南文化的笃厚优势。


游历江南水乡时,我又来到了杭洲附近,余杭、绍兴、海宁、临安、温州和义乌,我几乎走了个遍。如果说苏州是吴文化的中心,那么杭州周边,则是越国文化的圈子,钱塘江边,我游览了钱王立柱添海的遗址,西湖岸边,又看了岳坟岳庙,精忠报国四个字,不知感动过多少代国人。断桥边、长桥畔、雷峰塔下,我也一遍遍揣摩许仙的爱情。假如太湖因其博大誉满江南,西湖则用清秀美丽雄冠全球。清山绿水,掩不住我探索的思绪;灯红酒绿,留不下我好奇的求索。无论江南玉女,还是江南汉子,他们都是涌动经济大潮的弄潮儿。坐在西湖岸边的香樟树荫下,品茗着西湖龙井茶,我在想:是什麽动力?使他们从不抱怨,是什麽原因?让他们默默辛劳,暴君酷吏的盘剥,外寇列强的屠城血泪,无法阻挡他们发展的进程 。


我想起了工作中的见闻,一个十八九的大孩子,想拜一个倔强的师傅为师,甘愿拿上最低的工资,加上工余时间的全方位为师傅服务,换取师傅真情教诲。清晨,他为师傅端来热呼呼的豆浆和麻团,傍晚,为师傅端来暖融融的洗脚水.从来不抱怨。我曾问他:你对师傅那么好,就是想做又脏又累的工作?“我想早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有一门手艺,就能获得他人的尊敬,江南人骨子里的生存之道,让我这个北方人很吃惊。深层次琢磨,南北不同之处,远不止这些,在浙江天目山下一片豪华别墅区,我还看到令我震惊的画面,许多鹤发童颜的老人,都在自家院里,用一个像北方手压井样的工具,压制水泥砖。我以为他们是闲来无事,制砖修建自家的房屋,一问才知道,他们的制砖,完全是商业行为,有人压砖,有人收砖,有人发原料,一块砖的利润,不过几毛钱。那些压砖的,喝着好茶叶,抽着高档烟,他们制砖的收入,根本不够他们的烟茶钱,有那么好的经济条件,为什么还要制砖换盐钱?喝着他们热情沏的名贵茶,抽着他们上档次的香烟,我百思不结,这压砖有任务?没有!是儿女不孝?不是!是缺钱?也不是!那为什么古稀老人还劳动?答案惊人的一致:不劳动是要生毛病的!为了健康、为了长寿、为了每一天快快乐乐,古稀老人依然选择劳动,劳动才是他最热衷的事情,古稀之年也不例外。


和他们交流,我懂得了许多,在他们身上,我学到的更多,让我最感动的,是六年多数不清的关照。离开江南的时候,我常常梦他们:仍在太湖边,朵颐大闸蟹和白水鱼,依旧在天目溪,泛舟赏花,依旧坐着轮渡,前往普陀山祈福。换位思考,如何才能实现南北共赢?改变观念,谈何容易?但在江南的日子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文化,只有文化,才能实现骨子里的传承。


我太感动江南了,我太感激江南了,我爱江南,我太盼望,有机会再回江南,就在明天!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