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抒情散文 正文

一家争鸣:《愚公移山》要不要移出课本(作者:徐景洲)

jellybean 2024-04-19 15:37:07 抒情散文 117 ℃ 0 评论

著名诗人席慕容女士在南开大学演讲时,突然“跑题”问起在场的学生,现在的语文课本里是不是仍然有《愚公移山》?得到肯定答复后,她说:“拜托把《愚公移山》的课文一定要搬走。”在她看来,这个寓言故事“太可怕了”。因为门前两座大山挡路,愚公决心把山平掉,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一定要挖平大山。席慕蓉说,如果这篇课文还在,“我们一起投票把它否决掉”,因为有时我们要学会“对地球退让”。

类似的言论在网上比比皆是,百度与悟空问答上,都可以搜到这样的热题,甚至还有人发起网上调查为其张目。

一家争鸣:《愚公移山》要不要移出课本(作者:徐景洲)

但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移出课本的问题,虽然经常被提起,却又总是难以移得动。这情形倒有点像愚公移山,只是感动不了上帝,总是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而且在学界也不受待见,大都认为这种观点,不是无知偏狭,就是哗众取宠。

那么,为什么说《愚公移山》不应该移出教材呢?

我们知道,寓言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然而许多寓言以今人的眼光分析起来,却又是愚不可及、不合逻辑、不合情理的愚蠢之言。于是,做寓言翻案文章的人也便多了起来。最引人注目的显例,就是这个《愚公移山》。说愚公移山是无知的蛮干,智叟是真正的智者。最合理的解决办法,一是修条路绕道走,一是干脆把家搬走。

但这样的解决办法,其实无论是当时亦或现在,是连小孩子也会想出来的,至于创作寓言的“智者”,对此也当是明察秋毫,否则他就不会以“愚公”这样世俗的贬意定评来命名了。但他对愚公行为的理解或者说愚公移山故事的寓义,却又有着大别于一般人的见识。他从这在常人看来不必思考就可作出结论来的故事里,寻出另一番深刻的哲理来,以此纠正世俗偏见,并以此阐发出无论干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取得最后胜利的哲理来。

显而易见,这种道理,是针对着当时人与自然的斗争中,由于生产力低下,而明显处于劣势的特殊年代的。而这寓言的更深刻更普遍的意义,就在于它让人们相信,无论是同自然还是同社会作斗争,精神力量和理想的力量至关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成败的。而这样的一种理念,正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

正是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搬走了压在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三座大山,一代伟人有感于此,写下与这则寓言同题的《愚公移山》光辉篇章,赋予愚公移山时代精神,把愚公精神发扬光大。

红旗渠也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写照!

所以说,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没把寓言故事当寓言看,而当作现实中的真实故事,自然难以理解寓言故事的艺术特征以及大智大慧。

由此看来,那些做翻案文章的人,不仅对寓言的体裁特点缺少正确的认识,而且倡导的正是一种见着困难绕道走的儒夫哲学。

说到底,寓言就是以表面的愚蠢事例来说事,以此教育那些生活中自以为聪明,实际上恰恰是愚蠢者的所谓“智叟”似的人物。而作者之所以要以采取这种以愚说智的形式,也无非是要引起阅读者的特别注意罢了。所以今人做寓言翻案文章,也不过是现代的智叟作为而已。

曾读到一篇“杞人忧天”的翻案文章。说是以现在的科学知识看,小行星撞地球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地球毁灭的一天也是可能出现的,而且在远古的时候,正是行星的撞击使地球进入了冰河期,由此看来,杞人忧天实在忧得有理。不过做翻案的人,却有意或者无意忽视了一点,“杞人忧天”说的是不必为那不可能有的事而整天忧天忡忡,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其实天将来就是真有蹋的那一天,也是遥远无期的事,而且真的蹋了,人类也是无可奈何的,有必要为此而整日忧心忡忡吗?所以说,杞人忧天即使再有科学根据,你也不能天天忧个没完没了,何况至今没见有几个人被天掉下来砸到的?所以,这个成语还是有生命力的。

其实如果真的较起真来,那么所有的古代的寓言,似乎都是有懈可击,都是大谬不堪的,都将摘去人民智慧结晶的桂冠。再如《吕氏春秋》中“荆人涉水”的寓言故事,较真地推敲起来,如果水大涨,人还沿着旧时插的标志渡河,那么前面的人一个人个都掉进了深水而淹死,而且死了一千多人,惊恐的声音都震坏了房屋,后面的人怎么可能明明看到前面是万丈深渊,还要固执地朝前走呢?然而谁都知道,这是作者以此来说明默守成规的危害罢了。以此做翻案文章,实在是无趣的很呢!事实上,翻案的文章再做,也丝毫不影响这些寓言的真理的价值,因为大家都明白,寓言,不过是借一个夸大其实了甚至于是荒谬不堪的故事,来说明生活的道理而已。太过聪明地以为见识高过了古人地来看待寓言,其实也恰恰是一种愚蠢的表现。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