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故事摘抄 正文

胡思乱想不吃饭、老烟民偷偷抽烟……来自集中隔离点的故事

jellybean 2024-04-18 12:41:19 故事摘抄 200 ℃ 0 评论

人民网上海2月21日电 2月10日,嘉定工业区一集中医学观察点正式启用,来自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名医护人员进驻,他们每天要对观察点的公共环境消毒,监测观察点人员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反应,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生活难题。

休息时需要独处,这段时间更难熬

胡思乱想不吃饭、老烟民偷偷抽烟……来自集中隔离点的故事

中午十二点,结束了6个小时的早班后,医生陶天杰和护士张红,与上日班的同事做完交接,走出隔离区,脱下防护服后,两个人都快步都走向了卫生间。“我们的防护级别,是仅次于最高级别的二级防护,上个厕所,就要浪费一套防护服,所以上班前,我们能少喝就少喝,能不吃就不吃。”陶天杰说。

不过,这六小时对他来说,还不是最难熬的。最难熬的是下班后的十几个小时,由于这个观察点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他们八名人员,他们分成四组,24小时轮流上岗。休息的时间,他们不能回家,需要住在观察点旁的房间内,互相之间也不能串门,所以时间一分一秒过得十分缓慢。“休息的时候,确实很难熬,想孩子、想家人,有时候都想快点上班来消磨时间。”陶天杰只能与家人手机视频缓解思念。

隔离者易胡思乱想,要做好情绪“管家”

“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身体,更要关心他们的情绪状态。”医生杨晓帆说,“在封闭的环境内,我们医生都需要调整心态,更不要说普通人了。”在集中医学观察点接受医学观察的人,他们的恐慌往往容易被主观臆想放大,如果长时间没有疏导,后果难以预料。

201房间入住的是一位有湖北接触史的老人,起先他的情绪很稳定,能够配合医务人员每天的测温、问询,但是过了几天,杨晓帆就发现他整个人蔫蔫的,茶饭不思,对医生的问询也是爱答不理。经过谈心,老人才透露,原来他最近一直关注着微信群内的各种信息,看到感染人数不断上升,老年群体又是易被传染者,于是联想到自己。杨晓帆连忙开导老人,不要“对号入座”,让他退出所有微信群,并把自己的杂志送给他,让他远离网络,不要胡思乱想。在后面的几天内,杨晓帆时常与他聊天,老人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老烟民被“戒烟”,医生送来大包零食

无论是充电器、刮胡刀、牙签还是药品,对于集中观察人员提出的要求,医护人员们都会尽量第一时间采买,第一时间送达。

但惟独有一样是禁止进入的,就是香烟。331房间的张先生已经连续多天没有抽烟了,他想方设法联系了朋友,帮自己买了烟从窗口用绳子吊上来。

医生汪婉婷查房后闻到了烟味,将剩下的几盒烟也全部搜走。让张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几分钟后汪婉婷给自己送来了一大包零食。感动的张先生以后几天内变得老老实实,零食吃完了,还托朋友买来了一大包,分给医护人员们。

尽量不麻烦外人,他们由全科向“全能”转变

作为唯一能进入客房的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尽量不麻烦外面的人进来,他们现学现用,把自己培养成全能选手。

“只要前台接到需求电话,我们就会第一时间上去敲门帮忙处理。”90后医生沈洁说。有天当班,值班电话响了起来,沈洁得知一名被观察人员房间的电视坏了,她连忙上门查看,无论是换遥控器电池还是重新插拔电源都没法解决,几经折腾才发现原来是电视信号传输线松动了。她找了医用胶带,固定信号传输线后,又能够正常使用了。

再过两天,首批全程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就将离开这里,而这8名医护人员还要坚守,直到最后一名观察人员离去。到那时,希望听到无一人被确诊的好消息。(唐小丽、朱雅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