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经典语录 正文

当孔子和康德遇到电车难题时……(电车难题 康德)

jellybean 2024-04-19 00:56:48 经典语录 230 ℃ 0 评论

1967年,菲利帕·福特给世人抛出了一个争讼纷纭的问题:

你正站在铁路岔道口,这时有一辆电车疾驰而来,电车将要经过的铁轨上绑着五个人,岔道上绑着一个人,你身边正好有一个控制杆,拉下控制杆电车就会改走岔道,五个人得救,一个人丧生;不拉控制杆,五个人丧生,一个人生还。你该怎么办?——这就是著名的“电车难题”,如下图:

当孔子和康德遇到电车难题时……(电车难题 康德)

你就是图中拿控制杆的那个人

这个问题已经很变态了,但是为了得到更多元的结论,更变态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们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改版,其中比较著名的版本就是胖子-电车难题:

你就是站在胖子身后的那个人

还是那个岔道口,还是那五个可怜人,但岔道上没有绑着人,而且没有控制杆,不过在岔道口上方有一个天桥,天桥上站着一个毫不知情的胖子(此文描述完全是学术界公设,绝无歧视胖子之意),你在他旁边,你只有把胖子推下天桥,才能借助他的重量把电车撞到岔道上,救下那五个人,当然那个胖子肯定就死了。——总之,胖子充当了人肉控制杆:

好了,问题描述完了,接下来是怎么办的问题。这两个案例看似效果差不多:要么一死五活;要么一活五死。但是让人颇感意外的是一项还原度很高的社会调查,结果是:对于第一种情况,大部分人选择拉控制杆,理由是:一命换五命,这样值当。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下,大部分人宁愿让惨剧发生,也不伸手推那个可怜的胖子,因为这毕竟是亲手杀人,很多人表示“做不到”。

其实选什么并不重要,这个问题最大的价值在于引发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在一个一以贯之的、合理的道德原则下做出自己的道德抉择或判断。这个道德原则能让我们免受很多纠结之苦,真正实现孔子所说的“不惑”甚至“从心所欲不逾矩”?(上帝内心OS:人类总是妄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自己遇到的所有问题,真够可爱的……)

其实在第一个案例中,大部分人选择拉下控制杆的理由(一命换五命划得来)在哲学中就属于一个重要的伦理原则——“功利主义”。

提到功利主义,它的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边沁(1748-1832),他认为人制定的所有道德法则其实只有一个终极宗旨,那就是趋利避害,即最大限度的追求最多人的快乐,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轻最多人的痛苦。就这两个案例来说,一个人死的痛苦小于五个人,所以如果让边沁选择,他会果断地拉下控制杆并把胖子推下去。

边沁(1748-1832)

权衡行为结果导致的快乐和痛苦的比重,然后进行抉择,这不失为一个标准。在商品经济、利益至上的社会中,大家越来越精于算计,这个标准会越来越被广泛接受。但要是仔细琢磨这个原则,还是不难发现问题:

边沁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快乐和痛苦无法精确量化,特别是在电车飞驰,千钧一发的时刻。如果把那六个人换成六瓶茅台(胖子是一大瓶),这个选择很容易——五瓶酒的价值肯定高于一瓶。但是这是六条生命,每一条生命都可能牵连着倚栏盼归的佳人、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殷殷切切父母,每一个人的丧生带来的都会是家人撕心裂肺的痛苦,请问这些痛苦怎么计量呢?难道把为他们而流的眼泪汇集在一起称重吗?边沁倒是煞费苦心地提出了很多衡量快乐与痛苦的量的因素,比如:快乐或痛苦的人数,强度,持久性(也就是沉浸在快乐或痛苦中的时间),甚至继生性(即快乐或痛苦又引发的快乐或痛苦)等等——他列出的因素越复杂,恰恰越能说明“量化幸福”的空想性。

看来功利主义的原则是站不住脚的,边沁的解决方法也难以为我们接受。

康德为代表的道义论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甚至有人将这种原则称为“康德主义”)。

康德说过一句名言“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在康德看来,道德律令是一种“绝对命令”,它是和所谓“假言命令”相对的。

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律令

如果你做一件事的动力是利益,那么这就不是一个道德行为,比如一个商人童叟无欺、很讲诚信,我们不会依此认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他可能只是想生意兴隆才这样的;比如饭店的美女服务员对我很友善,我也绝不会肯定她是一个待人和气的人,因为这只是他的职业要求,或者说是工资保障。所以假言命令就是“如果你想要……,那你就要做……”的句式。但是绝对命令的句式却是“你必须这么做,不管结果如何。”在绝对命令下发出的行为不为利益服务,不对结果负责,只对道德原则负责——这样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按照这种区分,在功利主义得失权衡下做出的抉择就属于假言命令下的行为,并不是道德层面的善举。

那么康德的绝对命令是怎样要求我们的呢?他只有两句话,很好记。第一句:“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第二句:“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第一句的意思就是说,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仔细想想,如果别人都这样做会使社会更和谐还是使社会混乱,如果是前一种,那你就可以做,如果是后一种,那就不要做。总之,你定的道德标准必须能够普遍通用,简单理解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对说谎者来说,他作为丧失诚信者,最希望的恰恰是别人相信他,否则他的谎言就失去了意义。他对自己和对别人持的是双重标准,这说明撒谎(或不讲诚信)是不能通用的一个准则,我们不能做。

第二句话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成全,而非在于实现其他外在的目的。在电车难题这个案例中,本来岔道上和天桥上的那个人是可以安然无恙的,我们却为了就那五个人的命而杀了他,这就把这一个人当成了工具,虽然这个工具是为了救更多人的命。在康德看来,这样的行为就属于谋杀,即替别人做决定结束了他人的生命。

所以按照康德的逻辑,他会怎么选呢?他会什么都不做,让一切按照本来的样子发生:该死的死,该活的活。

讲完了康德的选择,我们来设想一下孔子。这个设想可不是随意穿越的。在论语中有一个类似的案例:

孔子讲学图

有一次,宰我问道:“有一个圣人,现在告诉他,‘另外一位圣人掉到井里去了’他是不是也会跟着下去呢?”孔子道:“你怎么能这样呢?君子可以让他一去不回,却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的意思很简单,也很有温度:我们不可为难人性。人性本身是很复杂、很具体的。有很多具体的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每一次当下的判断。人性也是很脆弱的,它经不起太严厉的逼问,它甚至本身只是一个埋藏在我们心中的信念、一个对善的希望。电车难题这种极端的道德困境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会碰到,这种道德胁迫只会引起我们对自己良心的质疑和不安——不管怎么选择,我们都会自责。就像那道“我和你妈同时落水,你先救谁?”这样的送命题一样,它只会将男人逼上左右为难的境地,最终伤害感情。

面对电车难题,有人绞尽脑汁地去想一个完美的答案,并由此引发一场又一场思想的碰撞,但孔子却直指提问者本身,发现了这个道德问题本身的不道德性。

由此,或许能窥探到东西方智慧的一丝不同?

更多有趣的哲学话题请关注公众号:哲学门庭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