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经典语录 正文

解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纯粹理性批判序言)

jellybean 2024-04-19 00:55:24 经典语录 203 ℃ 0 评论

无论从什么角度去梳理哲学这个大门类,都会发现一个重要的点,这个点将之前的问题汇聚,而此后的无数理念又成为它的注脚。描绘出这个点的人就是康德。

解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纯粹理性批判序言)


康德的思想如此重要,早已在其身后数百年内,通过无数解读他思想,发展他的理论的人渗透到现代人的日常思维中,可我们并不自知。即便有了想要了解康德思想的想法,也会被他作品的艰深而推出门外。

虽然围绕着康德也有很多批评,比如行文晦涩、词汇专业,将哲学带入了象牙塔而让一般人无法理解。但恰恰是这种有门槛的文风和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才能够让人跳脱出日常经验,进入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好在,已经有无数的聪明才智在孜孜不倦的解读、再解读康德,邓晓芒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用了14个学期共7年时间,在给研究生开设的“德国古典哲学原著选读”课堂上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20余万字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讲解,最后整理成书,篇幅高达200万字,几乎是用十句话来解释康德的一句话。

这本邓晓芒先生的《纯粹理性批判句读》可以说是对康德整个批判哲学思想的通俗解说,既包含了原文的经典,又有着深入浅出地解读,非常适合入门者研习。

作为一个对哲学思考有所偏好的初学者,我将在未来的150天里,不间断的将这本巨著解构,希望通过近半年的时间,来获得一个康德批判哲学思想的初步印象。以下为方便区分,将康德原文做下划线处理,其他内容为邓晓芒先生的句读和本人的感悟。

Day 1 纯粹理性批判 第一版序言部分

在序言的开篇,康德就提出了其思想内容的出发点——人类理性在其知识的某个门类里有一种特殊的命运:就是它为一些它无法摆脱的问题所困扰;因为这些问题是由理性自身的本性向自己提出来的,但它又不能回答它们;因为这些问题超越了人类理性的一切能力。

中国有句古诗里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难的思考,就是针对思考本身的思考,也就是康德所说的理性向自身提出问题。一方面,当我们抛弃了现实可想象之物转向纯粹的理性时,就好比抛弃了梯子登高一般,毫无抓手,不知该如何前进。

另一方面,数学家哥德尔曾经提出过非常重要的一个原理——“不完备定理”,简单的来说就是对于一个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为真,也不能被证明为否。在证明这个原理的过程中,哥德尔用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方法——自指。

当系统通过自身的规则,指向自身的时候,就会出现异常情况。就好比那个著名的说谎者悖论——我说的这句话是假话——无论怎么判定,都无法让逻辑自洽。而康德一上来就直接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在解决理性本身的问题,也就是用思考去思考思考,去解决此前哲学家们由此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问。

那么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

简单的来说就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历程——遇到问题,然后通过经验总结出一些基本原理,用这些原理解决问题,然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必然会导致总有些从经验中获取到的原理无法解决的问题,逼迫人们在经验之外去寻求帮助。

但这样一来,人类理性也就跌入到黑暗和矛盾冲突之中,因为经验之外的原理就必定无法用经验来检验,这样就会让各持观点的人们陷入无休止的争吵战场,康德把这叫做“形而上学”。

在康德的时代,这个战场四分五裂,有着各种势力,如经验论和唯理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等,各方都希望独断,都想实现对形而上学的霸权。而这其中有一股势力,似乎是触动了所有人的神经,让整个形而上学的大厦面临崩塌的可能,这就是以休谟为代表的怀疑论者们对经验和非经验的彻底怀疑。

可以说怀疑论是触动康德之身冲入战场,企图重新建立规则的主要动因。在怀疑论的攻击之下,日常的生活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人类通过数百年建立的科学体系都可能灰飞烟灭。所以必然召唤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理论方法,将自然科学的根基稳固。

由此,康德说出了那句名言,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

“这个时代不能够再被虚假的知识拖后腿了,它是对理性的吁求,要求它重新接过它的一切任务中最困难的那件任务,即自我认识的任务。”这个任务从苏格拉底的提出开始,传承到了康德。如果我们把人的本性定义在理性思维的话,自我认识,就是对自我理性思维本质的认识。

康德也为这个认识过程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委任一个法庭,这个法庭能够受理理性的合法保障的请示,相反,对于一切无根据的非分要求,不是通过强制命令,而是能够按照理性的永恒不变的法则来处理,而这个法庭不是别的,正是纯粹理性批判。

至此,康德给出了明确的路径,希望通过一种方法,为理性建立一个批判的框架,在框架之中,人们可以分辨是非。这个框架也就是他的理论体系——纯粹理性批判。

但我所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不是对这些书或体系的批判,而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纯粹理性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一切只是来说的,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他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是出自原则。(康德所说的原则,是比原理、法则、规则等更高的一种概念,也就是理性的根本规则)

在理论的世界里,往往一种理论之后,会出现针对该理论的反思和批评,而世界上的理论又有着千万种的化身,以康德一己之力是无法对这些理论体系进行一一批判。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对这些理论体系的共同根基——理性本身进行批判,但这可能也是最难的一条路。

所以康德随后说到,现在我走上了这条唯一留下尚未勘察的道路,我自认为在这条道路上,我找到了迄今使理性在摆脱经验的运用中与自身分裂的一切谬误得以消除的办法。对于理性的这些问题,我不是例如通过借口人类理性的无能为力而加以回避,而是根据原则将他们完备地详细开列出来,并在把理性它自己的误解之点揭示出来之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使理性完全满意的解决。

在明确自己道路的同时,康德也不忘揶揄一下怀疑论者,说他们的怀疑只是提出问题但没有给出方法,这无异于找一个无能为力的借口。而康德则十分确信的说到,我敢说,没有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在这里没有得到解决,或至少为其解决提供了钥匙。

在康德看来,纯粹理性应该是一个完善的统一体,如果这个关于这个统一体的原则无法解决其中的某些问题,那么这个原则也就无法称为一个原则。即便如此,康德所打下的保票是不是有些托大,或者说是不是有些过了呢?

对此,康德自己做了个对比,说到这里,我相信可以在读者脸上看出对于表面上似乎如此大言不惭和不谦虚的要求抱有轻蔑的不满神态,然而,这些要求比起那些伪称要在其最普通的纲领中,证明例如灵魂单纯本质或世界的开端的必然性的任何一个作者的要求来,还算温和无比的。因为这种作者自告奋勇地想要把人类知识扩展到可能经验的一切界限之外,对此我谦卑地承认:这种事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

康德的雄心并不是谦卑的,他希望找到并且确信自己已经找到了能够统摄理性的原则。但是他的方法是谦卑的,他说,相反,我只想和理性本身及其纯粹思维打交道,对它的详尽的只是我不可以远离我自己去寻找,因为我在我自身中发现了他们。

相对于其他哲学家搁置理性,并在理性之外寻求超越可能经验的理论,康德的哲学是从自身出发,从自己能够感受到的理性出发,企图用纯粹的理性将知识穷尽。

那么康德这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又是什么?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核心考察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到纯粹知性的那些对象,应当对知性的先天概念的客观有效性做出阐明和把握;正因此这也是属于我的目的中本质的方面。另方面则是着眼于纯粹知性本身,探讨它的可能性和它自身立足于其上的认知能力,因而是在主观的关系中来考察它,但即使这种讨论对我的主要目的极其重要,但毕竟不是属于主要目的的本质部分;因为主要问题仍然是:知性和理性脱离一切经验能够认识什么、认识多少?而不是思维能力自身是如何可能的?

这一部分实际上解释了康德对形而上学的分类,或者说两种形而上学的看法。对于没有哲学基础的人,基本上看下来就是哪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不知道在说什么。这还没有进入到康德的分析阶段,仅仅是描述就足以让人头大了。

通俗的来说,康德说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形而上学,如何让诸如数学、物理等科学成为可能;而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涉及形而上学自身,也就是在纯粹理性层面,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比如关于上帝存在、灵魂永恒和自由意志这些内容是不是可以通过形而上学所得到结论。

再进一步,根据现代人的经验,我们熟知的数学、物理在自然世界中,就是一种近乎绝对的真理,可是如果去反思我们获得这些真理的过程,难免会产生一种疑问——人们依靠自身对自然界的经验,获得的一些道理,为什么能够成为一种普遍的真理?或者说是什么让自然真理在我们的认识中成为可能?

这后面实际上有一个现代人理所当然的假设——世界是有规则的,这种规则是可以认识的,通过认识这些规则,我们还可以将这些规则反复的应用在世界中,获得验证。

当然,这是一种科学思维所必备的基础假设,但如果去思考这条假设,就会发现它的根基并不牢靠,人怎么才能够认识到规则,怎么才能提取出规则,怎么才能确信这些规则是普遍性的,怎么才能将这些规则再次应用到世界中?

这条假设仿佛是一个深渊,越是凝视它,就越会动摇。

康德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论体系构建,来去填平这个深渊。而在填平之后,康德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就是我们认识真理的这种能力究竟有多大,以及还能做什么,这也就是他说的第二个方面。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整个《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就是在这里。在开展全书的阅读之前,在此根据之前的一些理解,将康德解决问题的大概方法进行一个常识性概括,这个核心就是康德所说的——形而上学中“哥白尼式的革命”。

这个革命的核心,可能是当代人,特别是深受唯物主义教育的当代中国人都无法接受,甚至无法想象的。康德认为,知识的结构应该从“对象使表象可能”颠倒为“表象使对象可能”,也就是主观使客观可能,这也就是康德的理论被称为“先验唯心论”的原因。

跳脱出“对象”、“表象”等概念,如果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语言来去解释这个革命性理论的话,那就是客观的物体,并不是决定呈现在我们主观中的原因,反而是我们的主观,使得客观物体在主观中呈现成为一种可能。

这种解释可能还是不够通俗,拿一个苹果举例子,传统的观念认为,我们能够认识到一个苹果,主要的原因是有一个实际的苹果在桌子上放着,这个桌子上放着的实际的客观的苹果,决定了我们对苹果的认识。

而康德却做出了一个反向的结论。康德可能会问,当我们谈论苹果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在我们能够认识到一个苹果之前,我们看到桌子上的苹果,不过是一个具有形状、颜色等各种表象的物体,我们怎么能就说它是一个苹果呢?或者说我们是怎么把这些表象统合起来呢?抑或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把桌子的表象也跟苹果组装到一起,认为它们才是统一的物体呢?

所以康德说,在认识到苹果之前,在我们获得苹果的经验之前,在我们理性中,就先天具备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可以让我们能够将认识到的苹果的诸多表象,组合在一起,完成对苹果的认知。如果没有这些先天的东西,我们就无法认识到一个苹果,在我们认知中,就只是一堆表象的聚合。

这让人联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对于盲人来说,他们眼中的象就是他们所摸到的东西。如果用康德的视角来看,盲人仿佛就是失去理性中那些先天的东西的人,在他们心中,象就是一系列的表象,是鼻子、是腿、是尾巴。只有获得了那些先天的观念,才能够成为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才能够将这些表象组装成一只真正的象。

所以康德理论的核心,就是我们心中的一些先天的观念,决定了我们能够将感受到的各种表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些先天的观念,被他称为——“范畴”。

康德甚至还制定了一个范畴表,这个表里面包含四大类范畴,其中就是量、质、关系和模态。通俗地来说,在我们的理性思维中,先天具备这些范畴,也正是这些范畴让我们能够认识到一个苹果,而不是红色的、球状的、甜的等这些杂乱表象。

针对他的方法,康德用自己的范畴去衡量,在达到每个目的方面注重完整性的同时,也注重在达到一切目的方面的详尽性……再就是确定性和明晰性。

每个方面的完整性,实际上说的就是质,而一切目的方面的详尽性,就是一个量的概念,而确定性就是在关系上的模态,那么明晰性又是什么?

接下来康德开始对自己的文风做了一次有趣的辩护。现代人对康德的作品的印象,最主要的就是晦涩难懂。而康德却想说,我也不想这样,我也可以写的很轻松,但那样就会丧失我的整体逻辑性,而让读者陷入细节的例子当中。

他是这样说的:

最后,谈到明晰性,那么读者有权先要求有凭借概念的那种推论的(逻辑的)明晰性,但然后也可以要求有凭借直观的直觉性的(感性的)明晰性,即凭借实例或其他具体说明的明晰性。

康德说读者可以有两种要求,实际上就是两种写作方式,一种是逻辑性的概念,一种是感性的例子,最好二者结合。但随后康德又说:

但我马上看出我将要处理的那些课题之巨大和对象之繁多,并觉得这一切但是以枯燥的、纯粹经院的方式来陈述就已经会使这本书够庞大的了,所以我感到用那些仅仅是为了通俗化的目的而必要的实例和说明来使这本书变得更加膨胀是不可取的。

康德的意思就是不是我不能,而是不合适把这本书写的生动有趣。虽然后世对康德总有一种刻板印象,说他每天的生活就跟钟表一样一丝不苟,但实际上很多传记表明,康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谈吐风趣、思想活泼的,并不是一个使周围人感到沉闷的人。他知识丰富、博闻强记,各种段子信手拈来,虽然终身未婚,但非常懂得讨女人喜欢。


随后他还说,这本书本来就不适合大众,是写给业内人士的,所以就更不必要为了迎合大众的理解来去做通俗化的内容。

最核心的是,这是因为明晰性的辅助手段虽然在部分中有效,但在整体中往往分散了,这样它们就不能够足够快地让读者达到对整体的概观,倒是用它们所有那些明亮的色彩贴在体系的结合部或骨架上,使它们面目全非了,而为了能对这个体系的统一性和杰出之处下判断,最关键的却是这种骨架。

康德还是觉得举例子这种通俗的做法虽然会让细节更加易懂,但是会离散整体的逻辑,而他更在意的正是这种逻辑的整体性,所以必须要让行文更加紧凑和凝练。

在第一版序的最后,康德略有些骄傲,同时也有一种完成大业,深藏功与名的态度:

现在,形而上学,按照我们在此将给出的它的概念,是一切科学中唯一一门这样的科学,它可以许诺这样一种完成,即在较短的时间内,只花较少的、但却是联合的力气来完成它,以助于不再给后世留下什么工作,只除了以教学法的风格按照自己的意图把一切加以编排,而并不因此就会对内容有丝毫增减。

像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人们是无法宣称,这种科学已经完结了,因为总会有新的经验,总会扩展新的领域,而康德自信于自己的理论对于形而上学的改造,会让形而上学成为一种成熟的,不需要再过多发展的科学。

于此,也并不是说康德就信心满满地说自己完结了形而上学,他只是希望后人能够沿着他的道路,将这门科学推向完善,他也对读者提出了以下的希望。

这个批判必须首先阐明形而上学之可能性的来源和条件,并清理和平整全部杂草丛生的基地。在这里(指的是阐明来源和条件)我期待读者是,一位法官的耐心和不偏不倚,但在那里(指的是清理和平整基地)则是一位帮手的襄助和支持。



自1781年出版至今,尽管康德理论经历了种种批判,但他建立起来的理论大厦,仍然是人类理性思想里最为辉煌宏大的,同时也是最艰深难懂的。希望我们可以沿着康德的思路,遵从他的希望,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让他的思想重新具有现实的意义。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