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海量的优美文章语录和经典故事

网站首页 > 综合其他 正文

山西黄河古今地名趣话(中)(山西省的历史典故)

jellybean 2024-04-19 05:41:43 综合其他 477 ℃ 0 评论

渐行远离的孟门岛

壶口瀑布下游4600米处,黄河激流中巍然屹立着一座孤岛,岛不大,长约300米,宽约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人称孟门山,亦称孟门岛。远远望去,就像是壶口中喷射出的一块巨石,又像是停泊在河中心的一条大船。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很久很久以前孟门岛和壶口连在一起,你相信吗?

山西黄河古今地名趣话(中)(山西省的历史典故)

据史书记载和地理学家考证,上古时期孟门岛和壶口确实连在一起。相传其时孟门山阻挡了黄河的去路,河水四溢横流,泛滥成灾。大禹治水时,劈山凿门,导水畅流,形成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和孟门岛。有专家认为,孟门原是黄河河床上的一处裂点,壶口瀑布当时就出现在这里。由于长期以来地壳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溯源浸蚀,裂点上移,瀑布由孟门向上移动到现在的位置,瀑下深潭发展成今日的“十里龙槽”,而孟门岛就是瀑布深潭上移残留下来的岩石块体。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记载,壶口曾紧连孟门山。成书于唐元和八年( 813)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壶口距孟门一千余步(合1660米)。而现在的壶口却在孟门上游4600米处。2004年出版的《壶口志》记载,有研究者推算,自公元前2106年到清末4000年来,壶口位置平均每年上移速度约1米,目前还在缓慢地向上移动,当地村民称“龙槽每天往后能磨一针”。由于壶口大而孟门小,壶口上而孟门下,壶口瀑布的缓慢上移相对就成了孟门岛的渐行远离。

▲孟门岛

孟门岛是壶口瀑布风景区的重要景观,“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丝天”,因位居龙门之上,又有龙门上口之称。全岛由两块梭形的坚硬巨石组成大、小两岛,南大北小,仅隔10余米。其西南石壁上清代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1米见方的朱红大字,是对此处山水奇景的真实写照。而最为奇特的,便是“孟门夜月”美景。 咆哮的黄河水由壶口倾泻入龙槽,顺壕而下直达孟门,河面由50 余米豁然展宽到240余米。受孟门岛所阻,一分为二从山的两旁分流而过,后又合二为一。农历月半,夜临孟门,可见河底明月高悬,海市蜃楼,形成“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的迷人景象。站北而观,水中明月由一排分两排飞舞而下;立南而望,水里月亮合二而一飞跃远去。“孟门夜月”为吉州古八景之首。

鲤鱼跳龙门

中华大地有许多地方叫作“龙门”,而名气最大的便是位于河津市区西北13公里黄河出晋陕峡谷处的龙门,广为流传的 “鲤鱼跳龙门”“禹凿龙门”就来源于此。

滔滔黄河行至这里,但见东西两岸高山对峙,壁立千仞,形如门阙,故称龙门。金代段克己诗曰:“黄河一线天上来,两山突兀屏风开。”“峡束洪流起怒涛,乱翻晴雪与云高。”传说每年阴历三月桃花盛开之时,正逢黄河汛期,其时水面有成群成群的鲤鱼从下游逆流而上,争先恐后地“跳龙门”。跳上龙门者,即刻摇身一变,化鱼为龙而去;未跳上龙门者,撞得头破血流返回,称作“暴腮龙门”“龙门点额”。早在汉代辛氏撰《三秦记》里就有这样的记载:“河津,一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虽属传说,但它以鲤鱼喜欢跳跃的天然习性,衬托出一副雄险壮美的龙门山水图景。后人曾以此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今多寓意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龙门(禹门口)

龙门亦称禹门口。传说远古时东西龙山实为一体,阻挡了黄河去路,大禹治水时凿开龙门山,山断河出,水患消除。《水经注》载有“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怀念大禹的功德,便将此处称作禹门口。河津市黄河东岩之上,原建有大禹庙,始建于汉代,经历代修葺增建,至清代禹庙已成布局奇特、工艺精巧的建筑群,惜于1942年被侵华日军炮火所毁。旧时龙门有八景:一曰层楼倚汉、二曰曲栈连云、三曰鸣泉漱玉、四曰飞阁流丹、五曰悬崖挂月、六曰空谷惊雷、七曰秋水归船、八曰春鳞击汲浪,今部分已不存。明代著名理学家、礼部尚书薛瑄的《游龙门记》,以如椽之笔描绘了龙门山水胜迹,被称为明代散文佳作,上世纪60年代曾被选入中学课本。

禹门口最狭窄的地方,仅有50余米,从上游而来的汹涌不羁的黄河被夹持在两岸绝壁之中,水流滚滚,如万马奔腾;惊涛拍岸,似平地巨雷;浪花飞卷,犹晴空堆雪。历史上,地势险要的龙门渡是连接秦晋的重要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门天险先后建起钢索桥、公路桥、铁路桥,三桥飞越黄河,蔚为壮观。

西河论险

西河是古代对黄河流经今山西、陕西之间自北而南一段河流的别称,因这段河流在古冀州之西,故称西河。颜师古注:“西河即龙门之河,在冀州西,故曰西河。”战国时期魏武侯与吴起西河论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有一次,魏武侯和大夫们乘船经过西河龙门(今河津市一带)。此处山高、谷深、水险,是抵御西面强秦的天然屏障。武侯望着脚下滚滚激流与两岸巍巍高山,不禁得意地说:“如此险要的山河,不就是我们坚固的边塞吗?”随同的王错奉承说:“这就是当年晋国强大的原因,如果我们好好修筑它们,那成就霸王之业的条件就具备了。”西河守吴起当即指出这是危及国家利益的言论,武侯很不高兴地问吴起有何见解。吴起说:“国家的强盛与否,并不完全在于河山的险要。河山的险要并非国家安全的保障,成就霸王的事业也不是仅靠这就能实现。从前三苗居住的地方,左依彭蠡湖,右依洞庭水,北有岷山,南有衡山,不能说不险要,但他们凭借这些险塞,却不能很好地治理政事,大禹放逐了他们。夏桀、商纣的国家,四周都有险要的山河,但因为不修德,最终分别被商汤王、周武王灭掉。从这些看来,地形的险要阻塞怎么能够用来成就霸王之业呢?”魏武侯听了连连称善,说:“今天又听到圣人的话了。”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战国策·魏策一》。《史记·吴起传》叙述这件事时,记吴起最后指出治理国家在德不在险,“惹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这句话后被概括为成语“舟中敌国”,意为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形容众叛亲离。魏武侯与吴起西河论险的事传开后,吴起在各国中的名声也更大了。

三河联运的

“泛舟之役”

黄河是山西省和陕西省的界河。陕西省的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山西省的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2600多年前,在渭河、黄河、汾河的滔滔河水上,演出了一幕三河联运、秦粮输晋的威武壮观的活剧。

春秋时期晋献公晚年,晋国曾发生了一场由献公宠妃骊姬导演的巨大内乱,太子申生被逼自杀,公子夷吾、重耳等逃亡国外。晋献公死后,公子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是谓晋惠公。为了得到秦国的帮助,夷吾答应当国君后割晋国黄河西南岸的5座城池作为回报,但即位后却违背了自己的承诺,不割地给秦国。晋惠公四年(前647),晋国发生大饥荒,仓廪空虚,惠公只好厚着脸皮派人到秦国求购粮食。秦国不计前怨,慷慨地答应了晋国的要求,往晋国运送粮食。运粮的船队由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出发,沿渭河东下,至今陕西潼关入黄河溯水北上,经今山西芮城、永济、临猗、万荣黄河航段,于万荣县庙前入汾河,继续逆水向东经今河津、稷山至新绛,转陆运抵晋国都绛(今翼城县南)。这次大规模的水上运输,首创渭、黄、汾三河联运,运粮的白帆从秦都到晋都,八百里路途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凑巧的是,第二年秦国也发生了饥荒,而晋国却获得丰收,于是秦国也派人到晋国求购粮食,但晋惠公却拒绝卖给秦国粮食。这使秦国上下十分恼火。

晋惠公六年(前645),秦穆公因晋国忘恩负义,发兵攻打晋国。秦军士气高涨,晋军连遭败绩,晋惠公也做了秦国的俘虏。后来,秦国以交割河西五城及晋太子入质于秦为条件,放还惠公回国。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民间谚语,比喻人事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而从地理的角度追溯其源,这里所说的河东,特指黄河小北干流即山西省河津市禹门口至芮城县凤凰嘴之间的黄河东岸地带,河西则指陕西省与之相对应的黄河西岸地带。

黄河在偏关县老牛湾进入山西后,便穿行在晋陕峡谷的丛山峻岭中。老牛湾至禹门口,称大北干流,沿河两岸多为峭壁,河道比较固定。咆哮的黄河冲出晋陕峡谷南端禹门口后,河面由数十米骤然展宽至数千米,河水有如脱缰野马横冲直闯。禹门口至凤凰嘴称小北干流,河长132公里,河道一般宽5至10公里,最宽处达19公里,沿河两岸多为土质疏松的黄土覆盖阶地。由于河道宽、浅、乱,主流摆动频繁,最大摆幅可达10余公里,历史上河道极不固定,经常改道。某个地方原来在河的东面,若干年后因河水改道,会变为在河的西面,故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如,明隆庆四年(1570)黄河发大水,河道主流西移,穿陕西朝邑(今大荔县)而过,黄河西岸的大庆关被冲毁,其遗址到了黄河的东岸,后人在遗址上又新建大庆关。又如,始建于北周的鹳雀楼原在蒲州城西半里之外的一块高地上,“倒影投入河中”,元初因黄河东侵,鹳雀楼没入河中。再如,民国18年(1929),因黄河东岸有原陕西省土地,曾在黄河东岸组建陕西省平民县,县政府设在曾经位于黄河西岸后来到了黄河东岸的大庆关。民国23年黄河发大水,主河道向东岸滚动,大庆关逐渐塌入河中,黄河主河道在大庆关遗址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晋陕两岸均加强了对黄河小北干流的治理,并由国家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管理小北干流的治理工作。昔日摆动不定的河道逐渐固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已成为历史

荣光冥河

▲荣光冥河

黄河小北干流东岸的万荣县由万泉县和荣河县合并而成。万泉县因境内孤峰山“地多涌泉”而名;而荣河县曾名汾阴县、宝鼎县,三者设县命名分别与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3位皇帝有关,荣河县得名还与黄河有关。

荣河县境域古称汾阴,因地处汾河入黄河处汾河之阴(南)而名。汾、黄交汇处的汾阴脽上,相传黄帝于此扫地为坛,祭祀后土。汉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刘彻巡幸河东,祭祀后土,立汾阴后土祠,并置汾阴县,此为荣河县境域置县之始。唐开元十年(772),唐玄宗李隆基祭祀汾阴后土前夕,诏令整修后土祠时,在此掘得古铜鼎二,“大者容四升,小者容一升”。此前,早在汉元鼎元年(前116)这里就曾掘得一宝鼎,再次连得二鼎,玄宗得报甚喜,于是改汾阴县为宝鼎县。宋大中祥符四年(1010),宋真宗赵恒率群臣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出发至宝鼎县,隆重祭祀后土神祇。传说驻跸期间“荣光冥河”,整个黄河河面上闪耀着奇异的五彩祥光。宋真宗龙颜大开,遂改宝鼎县为荣河县。

荣河县治因濒临黄河,屡遭河患。民国初年大河东浸,民国8年(1919)在县城东北修建新城,改旧城为宝鼎镇(今作宝井)。1954年,荣河县与万泉县合并为万荣县,在原荣河县城(新城)设荣河镇。

海内祠庙之冠后土祠

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黄土高崖上,有一处历史久远、建筑宏伟的后土祠,习称万荣后土祠,曾被世人赞誉为“天下地神之宗,海内祠庙之冠”。

▲万荣后土祠

万荣后土祠原建于黄河、汾河交汇处的汾阴脽上,称汾阴后土祠。传说轩辕氏黄帝打败蚩尤后,亲往汾阴脽上“扫地为坛,祭祀后土”,以企盼他的事业兴旺发达,永保平安。故汾阴后土祠后来成为历代最高统治者祭祀土地神祇的所在。西汉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泛楼船、济汾河,到河东郡汾阴县汾阴脽上祭祀后土。并将其上后土庙扩建为后土祠,定为国家祠庙,作为巡行之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生5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并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秋风辞》。据史书和地方志书记载,西汉、东汉、十六国、唐、宋5代共有8位皇帝,19次临幸汾阴后土祠,亲祀后土;西汉、北宋、金、元4朝计有7位皇帝,7次派遣朝廷官员替代皇帝到河东祀后土。明嘉靖九年(1530),朝廷在北京建成“地坛”,地坛遂成为帝王祭祀后土神祇的专用场所,而汾阴后土祠则由帝王祭祀演变成民间祭祀,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后土祠所在的汾阴脽,因地处黄河、汾河交汇处,历史上多次遭受水患,多次迁建。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黄河干流向东摆动,汾阴脽被黄河侵蚀,渐渐陷落。万历年间(1573-1620)后土祠被淹,先后两次往东移建、扩建。清顺治十二年(1655),黄河水决,后土祠内的建筑大部分被冲毁,只留下秋风楼和门殿。康熙元年(1662),黄河再决,将秋风楼和门殿全部吞没,祠内旧迹荡然无存。康熙二年,后土祠移地重建于庙前村北。同治六年(1867),后土祠再次被黄河冲毁。同治十三年(1874),后土祠第四次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即今后土祠。其中,秋风楼初起五层,因过高被暴风刮倒,于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为三层。

▲后土祠

现存后土祠东西宽105米,南北长240米,占地面积25286平方米。和唐宋时期相比,现存的后土祠规模要逊色不少,但仍不失为一处庞大而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主要建筑有山门、舞台、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秋风楼等,布局严谨,结构合理,气势雄伟壮观。正殿神龛内供奉着万代敬仰的后土圣母神像,宝相庄严,雍容华贵。正殿之后耸立的秋风楼,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刻而得名,楼高32.6米,下部为一高大的台基——扫地坛。形制巍峨劲秀,为河东现存古建筑之精品。祠内三座“品”字形舞台,为全国独例,至为珍贵。“萧墙碑亭” 内,有宋真宗赵恒亲自撰文、书丹的《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属中国古代名碑之一。1996年,国务院确定万荣后土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万荣县举办首届后土旅游文化节全球华人公祭后土圣母大典,此后每年都要举办后土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华人来这里寻根问祖,祭拜后土圣母,弘扬后土文化。

韩信计取吴王渡

临猗县角杯乡吴王村,因最早有吴、王二姓在此居住而得名。吴王村西的黄河古渡吴王渡,亦名木罂渡,2200余年前韩信巧用木罂渡河东征、大败魏豹的战事就从这里展开。

▲吴王渡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汉刘邦部将魏王豹反汉附楚,盘踞河东(今山西临汾市、运城市一带),凭借黄河天险与汉对峙。公元前205年8月,刘邦派大将韩信率大军东渡黄河攻打魏豹,魏豹在黄河东岸设防阻挡汉军。时黄河西岸的临晋关渡和东岸的蒲津渡是晋、陕间水上交通的重要渡口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魏豹也按照兵家惯例将主要兵力驻扎于此,静候来敌。韩信侦察敌情后,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派部下灌婴领一部分人马在临晋关购置船只,大造声势,佯装要强渡黄河攻打蒲津关,自己亲率主力奔赴数十里外的上游夏阳渡(一说今陕西合阳县夏阳村)。因渡河船只不够,韩信一面派人到山里砍伐木材,一面四下采购大号瓦罂(一种口小肚大的陶瓮),用木头如方格状捆绑固定瓦罂,做成筏子,称作木罂。兵士们乘坐木罂,连夜划过黄河,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几乎无人防守的吴王渡。接着大军南下东进,一举占领魏地安邑,再北上攻克魏都平阳。魏豹兵败被俘,魏地全部归汉,设河东郡。

韩信木罂渡河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著名战例。为纪念这次战役,黄河西岸的夏阳渡和东岸的吴王渡都曾称作木罂渡。今临猗县吴王渡建有韩信点将台和韩信塑像。

蒲州城和蒲津渡

永济市黄河之滨的蒲州古城,在历史上曾有过十分显赫的地位。蒲州城西距黄河4公里,古称蒲坂,传为舜都,《史记正义》载:“河东县东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传说舜生于诸冯,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耕于历山,诸冯、河滨、雷泽、历山均在蒲坂地域内。这里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北魏曾名雍州、泰州,北周改为蒲州。蒲州城西临黄河,扼蒲津关口,是河东诸郡通往长安的咽喉要道,曾是河东一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州、府、郡、县治所在。唐时曾建中都,意谓在长安、洛阳两都之中间,并与陕、郑、汴、怀、魏同称六大雄城。明代为全国33个工商都市之一。明清以来,由于黄河水害频仍,蒲州城屡遭水浸。民国36年(1947),永济县治由蒲州城搬迁至新址赵伊镇,蒲州此后改设为镇。

▲蒲州古城

蒲津渡亦称蒲津关、蒲州渡,位于蒲州古城西黄河岸边,自古以来就是秦晋间交通要冲,时为桥,时为渡。晋襄公三年(前625),秦将孟明视渡过黄河蒲津关后,“济河焚舟”,大败晋军。周景王四年(前541),秦公子针奔晋,在蒲津造舟为梁,此为黄河上建造的最早浮桥。当时的浮桥属临时性质,用后即行拆除。此后,蒲津渡又出现过多次浮桥。东魏时,高欢曾在此造三浮桥以攻西魏。蒲津浮桥从隋代开始,由临时性质向永久性发展,唐代更受重视。唐开元九年(721)至十二年,在黄河东西两岸各铸“铁牛四、铁人四及前后铁柱三十六,铁山亦四,夹岸维舟”。铁牛、铁人、铁柱、铁山连在一起,用以稳固蒲津浮桥。宋嘉祐八年(1063)黄河暴涨,铁牛没入河中,河北正定和尚怀丙利用浮力原理捞出铁牛,恢复浮桥。金元之际,蒲州浮桥毁于战火,此后乃用木船摆渡。因黄河摆动,渡口时存时续,地址不定。开元铁牛也深埋于泥沙之中。1989年,经勘查发掘,位于黄河古道东岸的4尊铁牛及铁人、铁柱、铁山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墙仅50余米。据测算,每尊铁牛重约30吨。

2001年6月26日,蒲州渡遗址与蒲州故城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明视济河焚舟

永济市蒲州镇有个孟盟桥村,一座孟盟桥将村庄分为南北两处,历史上济河焚舟的著名战事就发生在这里。

春秋时期,黄河西岸的秦国和黄河东岸的晋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时而联姻交好,时而兵戎相见。公元前627年夏,秦穆公以孟明视为将率军突袭郑国,途中得知郑国已做好防御反击准备,秦军便停止前行,乘机灭掉晋国的同姓国滑国而回师。当时晋文公刚去世不久,晋国认为秦国不来吊唁,还灭掉同姓滑国,是对晋国的不敬,于是在秦军返回途中殽山(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境内)设伏,大败秦军,俘获秦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晋襄公的母亲是秦穆公的姐姐,劝说晋襄公放掉了孟明视三人,三人急忙逃走。后经臣下提醒,晋襄公反悔,再派人追赶,孟明视等人已到了黄河中央。孟明视回国后,秦穆公并未责怪,于次年再派孟明视兴兵伐晋,以报殽山之仇,结果又被晋军击败。此后,秦国汲取两次失败的教训,积蓄力量,发愤图强。公元前六二五年,秦穆公仍以孟明视为将,率师伐晋。秦军士气高涨,渡过黄河蒲津关后,孟明视下令将船只全部焚毁,以示有进无退,誓死而战。晋襄公见秦军来势凶猛,命令部下坚守城池,不与秦军交战。秦军攻破晋王官城(在今闻喜县)后,自茅津(今平陆县茅津渡)渡河,收掩三年前阵亡将士尸骨,大胜而还。

“济河焚舟”后成为成语,比喻拼死一战,不留后路。

又见鹳雀楼

2002年秋,消失700余年的历史名楼鹳雀楼重新屹立在永济市黄河东岸,以更加宏伟的气势、更加多彩的内容迎接慕名而来的四方游客。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原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洲渚上,为北周蒲州守将宇文护建造,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据清乾隆《蒲州府志》附图形式可知:楼似塔形,下粗上细,高三层,木质结构。因它独立在黄河岸边的高阜之上,前瞻中条太华山,下瞰巍巍黄河水,楼体壮观,结构奇巧,登楼极目,山河之险、风烟之胜尽收眼底。故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齐名。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负盛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高瞻远瞩,意境无穷,成为流传至今、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鹳雀楼也因此诗名扬中华。

始建于北周的鹳雀楼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毁于兵燹,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

改革开放以来,重修鹳雀楼的呼声日益强烈。1992年9月,国内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1997年12月,鹳雀楼复建工程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2002年9月竣工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各楼层主题鲜明,一层为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黄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使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宇文护戍边筑楼” “王之涣旗亭画壁诗名扬” 等名人佳话,都为鹳雀楼增光添彩。鹳雀楼四周以古典园林分布,呈“四区十二点”布局结构。分别为名楼浏览区、黄河风情浏览区、山水浏览区、康乐浏览区。(杨志忠)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最新评论